今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,南审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初次就业率。
截止8月31日,3928名毕业生中已经就业的达90.35%。
地域分布特点明显
在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,地域分布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:
872人在南京就业,也就是说,约22.2%的17届毕业生选择留在南京继续生活;
扩大到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,则达到2350人,占比59.8%。也就是说,60%的毕业生都选择在发达地区就业。我们想了解下,发达地区房价那么高,为什么还选择在这些地区就业:
近百人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
今年,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共96人,其中ACCA方向的毕业生进入四大的为36人,占进入四大学生数的37.5%;会计类专业20人,占比20%左右。
去四大就业的不仅是审计、会计等所谓对口专业,计算机、信管、工商管理、金融、电商、英语等各专业均有学生就职四大。
我们想了解:
从“四大选我”到“我选四大”是不是越来越成为趋势了?
“四大”选人是越来越不注重专业了,那对在校生来说,应该朝什么样方向努力将来才更能接受挑选?
近15%的毕业生进入银行
577人进入银行就业,比率近15%。
金融学类进入银行的毕业生为140人,占重要比重。其次为会计学类专业,共91名同学进入银行。说明了我们的传统优势仍然明显。
学校12个有专业的二级学院均有毕业生进入银行,可见,金融业也不仅仅招收所谓对口专业学生。
工商管理学院有超过70人进入银行,最多的专业为市场营销与工商管理(管理审计方向);
公共经济学院共61人进入银行,劳动与社会保障、税收各18人,其次为行政管理与财政学,分别为15与10;
经贸学院有56人进入,其中最多的是国际贸易专业;
法学院有31人进入,法务金融与法务会计相当;
理学院两个专业经济统计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共有30人进入,相对比例较高,这个现象值得关注,至少可以看出,能够处理大数据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。
金融业的整体趋势是,金融业业态正发生巨大变革,以互联、大数据、普惠为基本要素的新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形成了挑战,传统金融近年来不断缩减招聘人数,作为在校大学生,该如何顺应这一趋势,值得思考。
升学率持续提高
升学率达18.51%,其中考上国内研究生的总人数386(国内以“985”和“211”院校为主),出国读研的为8.68%(国外以QS排名前一百院校为主)。
出国率最高的依然是审会金等几个热闹专业
国内考研率,数学最高,超过20%,所有专业都要加油啊
升学出国率合计中,可以看出我校办学特色,即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
18届秋招已陆续开始,招生就业中心负责对接各类用人单位,组织举办校园秋季、春季大型招聘会以及小型企业宣讲会,负责整理、发布各类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,是连接企业和应届生供需的桥梁。
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创业网 & 就业APP
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创业网:http://nau.91job.gov.cn/
登录账号:学号
登录密码:学号后六位
微信公众号: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在线
(账号:naucareer)
每周周日~周五晚21:00左右更新推送,提前预告宣讲信息、介绍周边城市大型招聘活动、汇总优质企业招聘、共享校友推荐岗位、分享高质量的职场干货……
扫码关注“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在线”(naucareer)
QQ群
为方便2018届毕业生有效、及时地获取企业校园宣讲会信息等各种就业资讯,请各位2018届毕业生尽快加入:
2018届优职共享群-1,群号码:625110378
2018届优职共享群-2,群号码:571397760
2018届企梦实习计划群-1,群号码:129164636(用于及时获取实习信息)
就业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。长期以来,南审以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层次与就业竞争力赢得了社会、考生与家长的信赖。
2016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
做好就业工作,一方面,需要我们为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服务,更为根本的是,需要我们所有专业从社会需要出发,加强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,帮助学生打牢基础,拓展视野,提高能力与素质,同时,也需要我们所有同学双眼紧盯时代,紧盯社会,紧盯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需要的基本素质。
所以,我们讨论一下:面向未来,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?欢迎老师、校友、同学们文后留言。
启发更多人,是南审大家庭每个人的光荣。
文丨新闻中心
数据提供丨招就中心
制图丨施燕婕、李林蔚
责任编辑丨糖糖 |